2015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国,大部分全球消费品公司明白,取得在中国的成功是当务之急。然而,太多的公司关注业务网络的扩张以及短期机会,而忽视了中国消费者正在经历的巨大变化。这是波士顿咨询公司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所得出的结论。
这份名为《得民心赢天下:把握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趋向》的报告认为,中国消费市场上出现的两种消费趋势正成为最主要的推动因素:消费升级和寻宝式购物。这一发现是根据对中国13个城市4000多名消费者的调查得出的。
报告发现,中国的消费者处于消费升级状态,而欧美国家则处于降级状态。所谓消费升级,就是花费更多的钱购物,购买更高级、更昂贵的产品。调查显示,计划在近期增加支出的中国消费者比例是计划减少支出的消费者比例的6倍之多。
有3个主要原因推动中国消费者对消费升级的兴趣。第一,也是最明显的一点,是随着收入的增加和经济增长,很自然地产生对新的和更好产品的渴望。第二,中国“大众型”产品的绝对价格点远低于西方国家,而大众产品市场本身占据了整个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这样一来升级的空间将远远大于降级的空间。比如,低端市场的护肤品主要是10~30元人民币,而高档品牌售价可以达到400~600元人民币,最后,许多购买低端产品又重视品牌的消费者因为担心低价产品的质量和成分的可靠性,有可能购买更高价格的产品。西方企业通过成熟的市场营销手段和国际品牌成功地主导了这一趋势。
另外,在中国,代系差别带来挑战,仅仅相差十年的两代人,在消费方面产生了显著的代沟;同时,富裕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在消费形式上也大相径庭,比如在服装和食品上,富裕人群的花费只相当于低收入人群相应花费的3倍。但在奢侈品上,富裕人群的支出却是低收入人群支出的10~20倍。为了向亲朋好友炫耀,新富们会把大把的钞票花在有明显标志的可以带来“声望”的产品上。(王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