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越陷越深的金融危机中,华尔街金光灿灿的神话,转眼就露出丑陋的现实。一些曾经辉煌的华尔街高管们,也不得不从高位走下,而离职金仍高得令人瞠目。
至今,华尔街中许多高管的年薪几乎都可以超过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元首——包括美国总统的年薪。他们做了什么,可“值”高得离谱的薪水?说一句话的功夫就进账不菲的美国金融高管,曾致力于缔造“神话”。而这些“神话”与次贷;拿恳桓龌方诰⑾⑾喙。
助长不理性消费
他们中的一些人推动了美国从以收入为基础的储蓄模式向以资产为基础的储蓄模式的转型。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金融精英们引导美国民众用股票质押取出现金;而进入21世纪后,他们鼓励人们拿房产抵押套取现金。住宅变成“银行取款机”,美国全国进入狂欢式的消费期。
不加节制的消费,后果却严重。从1994年到2007年,美国实际消费需求的趋势增长率按实值计算每年高达3.5%;实际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增长率却仅为3.2%。截至2007年底,美国家庭的负债率高达可支配个人收入的133%。美国举国几乎均将不储蓄、花未来的钱当作常态。反正一切有“未来”买单,有“房子”买单。
悬崖上的头发丝
随后,华尔街的一些人进一步利用人们对于金融知识的陌生,生造出了一些传奇,譬如包装出相当诱人的金融衍生品。由此,他们让买不起房的人买房,让买了房的人再次将房子“生”出“增值现金”;此外,他们还将这些金融衍生品上市,让更多的个人和机构持有股票,以期从这场“集体盛宴”中获益。越来越多的人可买到原先买不起的东西,“信用”变得越来越廉价。
其后果就是,宽容的规章,形同于无的监督,加上美国过度的货币政策调整,让信贷链条如悬崖上的一根头发丝,一点微风就可以让它坠入万丈悬崖。
“始作俑者”未必不知其中的巨大风险。因此很巧合的是,从2006年至今年上半年,已有不少华尔街高管“急流勇退”,拿着数千万美元的退职金离开江湖。仔细观察理查德·富尔德6日在接受质询时言不由衷的嘴脸,你就会明白,在美国这个将“法治”与“民主”挂在嘴边的国度里,政府早已失去对金融业——尤其是其中“精英”的监督与控制。不过,当全世界都明白他们“物非所值”时,他们付账的时候也到了。(赵夙岚)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