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移民法国的历史已逾百年。中国人的本分、勤勉、刻苦与善于经营受到法国人的赞誉;在赢得自己生活的同时,他们与其他各族和平相处,积极融入、反馈于当地社会,为法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巴黎是旅法华侨、华人的聚居地,百多年来几经变迁,目前主要形成了三个规模较大的“唐人街”:13区唐人街、3、4区的唐人街和10、11、19和20区交界处、以美丽城为中心的唐人街。
繁荣昌盛的唐人街
在巴黎,法国人一谈起唐人街首先联想到的是13区的唐人街;13区唐人街的盛名甚至越出了国界,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游客想在巴黎这个国际大都会领略一下遥远、陌生的远东风情,必会造访13区。的确,走在13区唐人街上,中文广告与法文招牌并行,商场餐馆鳞次栉比,行人如鲫,车水马龙,一副喧嚣繁华、生气勃勃的景象,充满了亚洲远东的气息。
所谓的唐人街主要集中在Avenue de Choisy、Avenue d’Ivry和Boulevard Massena三条大街构成的“三角地带”。这里原为废弃的火车站和旧仓库区,房屋颓败、商家稀少,入夜时候路昏灯暗,死气沉沉,可以说是典型的贫困区。上个世纪70年代中叶,法国的一些房地产开发商认识到这个地区未来发展潜力,买下地皮,兴建了多座30层的高楼大厦。但事与愿违,适逢世界性经济�;�,房屋长期空置,鲜有租赁入住者。后有大批旅居越、柬、老三国的华侨华人涌入。初来乍到的华人语言不同,人地两生,再加上经济窘迫,13区的空房租金相对低廉,又便于他们集中居住、扶携帮衬,所以很快在这里落地生根。
新来的移民有的被法国政府安排在工厂做工,有的自谋生计,首要的目的是解决生存�;�。但是“工字不出头”,中国人不会安于寄人篱下、得过且过的生活,他们克勤克俭,团结互助,在度过最初几年的困难时期后很快发展起了自己的事业。这里特别应该提到的是陈氏公司和巴黎士多的创业者,他们睿智聪敏,富有开拓精神和从商经验。随着巴黎华人数量的大幅增加和华人餐馆的不断开业,亚洲特别是东南亚食品、原料的需求成为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
在此形势下,陈氏公司和巴黎士多抓住机遇,先后开起了多家专门经营亚洲特色商品的大型超市,获得巨大成功。这两个企业的兴盛象龙头一样带动了整个地区华人商业的发展。短短的二十几年,华人商家如雨后春笋般崛起,Avenue de Choisy、Avenue d’Ivry两条大街沿街的商店几乎都被华人买了下来,华人商业的经营范围也不停留于餐馆、商场,而扩展到房地产公司、旅行社、金融兑换店、快餐店、糕饼店、肉店、金行、理发美容店、时装店、照相冲洗店、电讯器材店、电脑商店、工艺品商店、印刷厂和出版社等各行各业。
近几年,由于“三角地带”有呈饱和趋势,华人企业开始向周边地区扩展和延伸。
历史悠久的唐人街
虽然13区的唐人街闻名遐迩并且发展如火如荼,但在巴黎历史最长的唐人街当属里昂车站一带,随着街区改建,古老的唐人街渐渐沿河西移,在3、4区交界处发展起来,其范围主要包括Rue au Maire、Rue des Gravilliers和Rue du Temple等三条街。在此居住的多为温州和青田人,换言之以浙南地区人士为主。
青田、温州人移居法国可上溯到上个世纪初。由于贫困,也由于青田石雕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出名,那里的年轻人纷纷出洋谋生。当时巴黎的里昂车站是辗转西欧谋生的华人的中转站,车站周围地区贫困、破烂,但房价低廉,也能找到一些生路,于是许多华人就此落脚。那时的华人主要靠卖苦力和做小贩为生。上个世纪20-30年代在火车站附近也曾有过一家中餐馆,但极为简陋,顾客多为做工、做小买卖的华人同胞,真正的中餐馆要等到39-40年间才开张。
做小买卖的温州、青田同胞经营多为钥匙链、领带和钱包类小皮件等小商品。他们从批发商那里买来物品,然后走街穿巷四处兜售。领带一般都是从日本进口的,当30年代中日战争爆发时,这些具有爱国心的小贩发起了抵制、不卖日货的运动。
钱包等小皮件是中国小商人的一项重要经营内容,一般也是批发来的,但温州人本来有制皮传统,又加上心灵手巧,所以有人去皮件厂工作,也有人自制自销。自制自销的皮子来源是犹太人皮件加工厂丢弃的边角余料,华人拣回来加工制作后贩卖。
通过艰苦经营,华人经济状况有了改善。1947年叶富成等人一起开了首家皮件加工厂,1951年杨岳等人开了第一家真正的华人批发店。以后越搞越大,皮革业成了温州和青田人的主要产业。
除皮革业外,温州、青田人还经营家具、餐馆、首饰店、修脚店、杂货店等。在1978年之前,由于中国人移民法国的数量总体上处于停滞状态,3区唐人街的变化不是很大。1978年后随着中国的开放改革、经济发展和新移民的到来,这个地区的唐人街面貌也有了很大改观。温州、青田籍商家本着“一只脚踩在温州,一只脚在欧洲发展”的原则,以中国大陆为依托,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唐人街经济上了一个层楼。
目前,皮件业和服装业仍是龙头产业,但皮件开始直接由中国大陆进口,服装的一大部分也是由大陆进口。除传统行业外,唐人街的华人也开始经营旅店、各种进出口业务、保险、照相、会计事务所、专卖店、免税店、影视商店和超市等形形色色、门类齐全的各项业务。另外,该区的唐人街目前有向共和国广场和巴士底广场扩展的势头。
发展快的唐人街
位于巴黎第10、11、19、20区交汇的美丽城(BELLEVILLE)一带,原是一个贫穷落后、社会治安不很理想的地区。一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也仅有为数很少的东南亚华侨住在这里,但是这里交通便利,并又有大量闲置的空房,而且租金便宜。因此,华人们亲戚朋友一个带一个陆续来到美丽城立足创业。
上个世纪80年代初,首先是一位林姓华侨在这里开了一家“百盛”粉面档和一间小杂货店,一位冯姓华侨也开了间“焯记”杂货店。随着华人逐渐增多,商机也逐渐显现。1982年,一个有100个座位的“大元餐厅”开业,生意十分火爆,于是,很快十几家中餐馆相继开张,将当时的美丽城变成了中餐业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而且档次和规模不断提高、扩大,其中“华丽都大酒楼”因其豪华的装修格调和显著的地理位置而成为美丽城的一个标志。此外,“永安”、“南顺”、“永盛”“巴黎士多”等商场也出现在这一区域,使美丽城出现了第一次商业高潮。
大约在1985年以后,开始有浙江籍华人来美丽城创业,上个世纪9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浙江籍华人来此买房置业,他们除了经营传统的制衣制革、餐厅外卖店、理发店、金饰店外,也开创了许多诸如中药店、豆腐店等新行业。浙江籍华人经营的杂货超市也很有特色,特别经营许多浙江风味的食品�!敖袢铡�、“温州超市”、“新中华”,浙江人的超市也是越开越多。
最近三、四年,许多浙江籍年轻人来到美丽城发展。外卖店竞争激烈,就改做日本餐,做日本餐的人多了,又转向经营咖啡吧。新移民的不断到来,将华人区的范围进一步拓展,也带来了又一次的商业发展高峰。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美丽城地区约有商家店铺200余家,华人3万多人,其中大部分为华人新移民。
在美丽城华人区,东南亚华侨和浙江籍华侨和睦相处,辛勤创业,给这个曾经破旧滞后的地区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纵观巴黎华人区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实际上这也是一部法国华人创业发展的历史。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吃苦耐劳、辛勤开拓的精神,让那些身无分文来到法国的华人不但能够立足扎根,甚至还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在为法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亦赢得了法国社会的认同和赞誉。
来源:欧洲时报 作者;王简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