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28日电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在最新一期《瞭望新闻周刊》上载文指出,要慎对中美经贸摩擦再度升温。
美国商务部2月10日公布,2005年美国贸易赤字爆涨到创纪录的7258亿美元,同比增长17.5%,占美国GDP之比由2004年时的5.3%上升至5.8%。其中,对华(也是对单个国家)贸易逆差创下新纪录,激增24.5%,达2016亿美元(中方统计的数字为1142亿美元)。由此,再次激活美国国内对中国采取更加严格的经贸政策的要求。
2月13日发布的2006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直指中国的汇率管理问题,称引起中国乃至全球经济不平衡的部分因素就是中国“鼓励储蓄,不鼓励消费”的汇率政策,“让人民币价格能够更加自由地浮动将是中国的最佳选择”。报告再次敦促中国进一步采取更加灵活的汇率政策。
美贸易代表办公室随后发布了一份名为《美中贸易关系:进入更大责任和执法新阶段》的报告,这是自2001年中国“入世”以来美就其对华贸易政策发表的第一份全面评估报告。报告提出中美贸易关系“进入新阶段”,对华贸易政策需要调整。报告称,为使中国履行“成熟贸易伙伴”应尽的责任,美国将采取更为强硬的政策立场,加强对华工作力度。贸易代表波特曼表示,美将“利用所有可能手段”迫使中国开放市场和保护知识产权。参议员舒默和格雷厄姆再度活跃起来,不仅坚持“对所有中国产品征27.5%关税以迫使人民币升值”的提案在3月底表决,而且还提出废除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即最惠国待遇)。
文章指出,一时间,对华施压犹似“黑云压城”,中美经贸摩擦急速升温。境外舆论竞相炒作,国人当冷静应对。首先,被政治化了的中美经贸问题应注重以政治、外交手段来解决。日趋凸显的中美经济共生,决定了中美经贸关系的趋势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但是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以及结构性矛盾,影响中美经贸关系的顺利发展,一波三折是非常正常的。其中,主要原因在于经济问题时常被政治化,这已经成为中美交往中的常态,若适逢美国选举年则更是如此。
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就曾表示,美国对华出口大幅增长20%,中国已成为美国在全球增长最快的一个出口市场,这也为美国国内创造了就业机会,国会试图通过加征关税来惩罚中国“并非推动事情进展的最佳途径”。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也指出,解决贸易不平衡要靠扩大美国对华出口,而不能采取过激反应和损害自己的战术。
其次,有必要给美国商会以一定的压力与动力,使之行动起来为自己说话。在对华经贸态度上,泾渭分明的是美国商会(代表大公司、大企业的利益)与全美制造业协会(有14000家会员,都是中小企业)。前者是中美贸易的受益者,也是美中双边贸易逆差的重要贡献者。中美经贸摩擦正日益升温,从中国获得巨大利益的美国大公司、大企业却一直保持沉默。
第三,应当调整外企长期享受“超国民待遇”的政策,改变中国经济对外依赖有损国家经济安全的状况,在中国对外经济交往中避免持续处于被动。中美经贸摩擦日益升温的一个重要源头,在中方有关部门或地方某些不恰当的经贸政策,扭曲了国内资源配置,使得出口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内需受到严重忽视;而且值得关注的是,相关利益集团对中方的对外经贸政策施加越来越大的影响。